学科科研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以学科为依托,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寻求双方契合点, 在整合各自优势的基础上, 实行研究方向上的衔接与协作,实现学科的优势互补的一种合作培养模式。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培育体育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方式,也是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直属的教育科研机构。现有博士1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人员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名师5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个,重庆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3人,多名教科研人员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国家经济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庆工商大学是重庆市唯一一所省部共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型大学,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支撑。体育学科是重庆市较早设立,在重庆市同类学科中拥有较强实力的学科,体育学院体育系有专业教师24名,高级职称教师53.5%、博士36.7%,有全国及市级高校体育专业教指委专家3人,重庆市“最美体育人”1人,欧足联B级教练员2人,国际级、国家级裁判10人,为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了充足的科研保障。

多年来,机构与我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包括项目合作、本科生实习、研究生实践、学生就业、学术交流(报告)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学生管理与培养经验,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机制完善。基地成立联合培养工作小组,由合作单位和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及相关导师共同组成。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制定基地发展规划、确定培养目标、建设相关课程、参与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建立产学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基地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分别为其配备基地导师与学校导师。

研究生联合培养分两阶段进行:前期的理论学习阶段主要在校内研究生培养单位完成,实践阶段则在合作单位完成。研究生培养单位配备专业教师(导师)担任督导,负责研究生在联合培养阶段的安全教育和专业实践等方面的督导工作。合作单位则主要负责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和设备设施管理等工作,与学校共同完成导师队伍的考核与管理;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进入基地后学籍仍然是校方在册研究生,并且继续享受规定学制范围内相应类别在校生的相关待遇,在完成导师与基地依托单位安排的相关工作前提下,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工作津贴或生活补助。研究生培养单位委派一名专业教师进行基地日常管理,确保联合培养基地的正常运转;合作单位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办公设施设备供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使用;联合培养期间的所有成果,双方共享。

关闭